2020-07-28 13:26
“各种颜色的皮肤,各种颜色的头发,嘴里说的念的开始流行中国话”,用这句歌词来形容当下席卷世界的“汉语热”,一点儿都不过分。目前,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,已超过1亿。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学汉语潮流的背后,都有哪些因素?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走俏,又能带来哪些机遇呢?
学汉语潮流正当时
“孔夫子”的话 越来越国际话
相比非洲大陆,亚洲国家的“汉语热”仿佛更胜一筹。2018年11月17日,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组织了全年最大规模的YCT汉语考试,5133名学生冒着35度的高温参加。2019年3月,印尼在雅加达及其他15个城市的分考点,同时进行全国汉语考试,共有6000余名考生参加。
在越南,网上追中国电视剧,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的重要部分。许多人为此通宵追剧,甚至专门报辅导班学汉语。近些年,日本媒体也不断报道“世界看向中国”的话题。截至2018年底,日本累计赴华留学人数超过24万,且这一数字还在迅速增长。
此外,包括俄罗斯、澳大利亚、爱尔兰等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,都把中文纳入了中小学考试或高考。2019年2月23日,在穆罕默德·本·萨勒曼王储结束访华之际,沙特阿拉伯宣布,将汉语纳入沙特王国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,以使该国教育更具多元性。
为什么汉语这么热?
“中文是一块敲门砖”
经济强劲
文化吸引
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地区十所学校千余名考生参加汉语水平考试(图源中新网)
科技领先
血脉相承
“汉语热”带领更多的国人走出国门
四海皆兄弟,天涯若比邻
“汉语热”架起友谊桥梁
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
“汉语热”的缩影,其实反映了各国人民通过学习汉语,进一步了解中国、深度融入中国“朋友圈”的迫切愿望。汉语不仅成为人们沟通的一种媒介,更成为联通各国民众心灵的文化桥梁。
日前,湖南长沙举办2019年“汉语桥”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。读绕口令、秀生僻字、唱中国歌……这些外国选手挑战中文十级,厉害了!
在第十八届“汉语桥”比赛结束后,来自埃及的女孩诗雨表示:“我很激动,特别期待回家以后跟我家人分享这份喜悦。这几天我们五强选手一起吃饭、一起学习,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希望我们以后继续保持联系,维持这份真挚的友谊。”提及自己的未来的规划,诗雨谈道:“我九月份就要去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,我打算读完研后回国当老师,这份工作可以让我跟中文不分离。”而遗憾落败的蒋天改也表示:“这次参加汉语桥,能走到总决赛,得到来中国留学的机会,我很开心,也非常地感谢汉语桥。”
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第18届“汉语桥”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英大区总决赛上所说,在世界多极化、经济全球化、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,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,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愈显必要。语言就是我们沟通交流的工具,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差异性、坚守共同性,相互尊重、平等相待的基石。只要我们不断跨越语言的障碍,就能达到增进了解、凝聚共识的新境界。
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姑娘努勒表示,她会回到比什凯克当一名汉语老师。“在我们国家,想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了。”
谈到中国的发展以及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,努勒认为,这对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,是有着积极意义的。“中国从不是只想着自己,中国知道,如果邻国也发展得很好的话,倒过来也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,带来积极的帮助。”
本文综合整理自中新网、孔子学院、汉语桥节目组,仅作交流、学习之用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